高 峻 Jun GAO
教授(Professor)
植物地理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国家公园与生态旅游
教育背景
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城市生态方向)
学士,上海师范大学(生物学)
工作经历
博士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Email:gaojun@shnu.edu.cn
现任上海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上海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环境科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等。1997-2003年任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副院长。2003-2018年任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和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2018-2022年任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创始院长。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教育部旅游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都市旅游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高峻工作室负责人、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等。
主要从事植物地理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国家公园与生态旅游等教学和研究工作。目前主持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专题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2019QZKK0401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及防控体系研究(17ZDA058)”等项目。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遥感产品和网络大数据支持下的中国城市群可持续性评价(41730642)”、科技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6YFC0502700)课题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岸带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机制与调控研究”和“旅游开发的景观响应-价值-服务评估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等。先后主持国家旅游局与地方旅游发展研究和规划项目一百多项,并受邀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和西藏日喀则地区旅游发展工作,主持编制包括西藏珠穆朗玛峰、新疆喀什地区、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新藏线等在内的多项旅游发展规划。独立和合作出版《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旅游学》、《崇明东滩湿地环境解说规划与设计》等专著和教材近二十部,发表论文一百余篇。有5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奖励。
国家级课题
主持,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专题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2019QZKK040103),科技部,2019年11月至2024年10月.
主持,遥感产品和网络大数据支持下的中国城市群可持续性评价(417306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 结题.
主持,泛第三极跨国“丝路公园”联合建设路径与机制(XDA2002030103),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2018年01月至2022年12月. 结题.
主持,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及防控体系研究(17ZDA05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
主持,多类型保护地国家公园建设生态保护与优化综合管理技术研究(2017YFC0506404)课题四任务3,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 结题.
主持,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协同联动决策支持系统和平台构建及集成示范(2016YFC0502706)课题六,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 结题.
主持,旅游开发的景观响应-价值-服务评价及其调控机制研究(412715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年1月-2016年12月. 结题.
主持,海岸带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机制及其调控模式(408712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9年1月-2011年12月. 结题.
学术兼职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
教育部旅游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旅游研究院都市旅游研究基地主任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高峻工作室负责人
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生态学会副理事长
代表性论文
Wei, Y.Y., Jim, C.Y., Gao, J.*, Zhao, M.* (2023) Determinants of Aboveground Carbon Storage of Woody Vegetation in an Urban-Rural Transect in Shanghai, China. Sustainability, 15: 14.
Li, J., Fu, J.*, Zhang, Z.H., Guo, X., Hong, W., Yuan, F.X., Cong, Y., Gao, J.* (2023) Spatial pattern and screening framework of national park agglomerations in the Greater Shangri-La region,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154: 10.
Li, J., Fu, J.*, Gao, J.* et al. (2023) Effects of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urban parks on public satisfaction: evidence from Shanghai, China. Landscape Ecology, 38: 1265-1277.
Gao, J. , Bhuju, D , Li, J. , et al. (2022) Himalayas: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peace park. Nature, 607.
Xu, D., Lin, W.P.*, Gao, J.* et al. (2022) PM2.5 Exposure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G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9: 24.
Xu, D., Gao, J.*, Lin, W., & Zhou, W. (2021). Differences in 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 Urban Climate. 38:100891.
Li, J., Zhang, Z.*, Jing, F.*, Gao, J., Ma, J., Shao, G., & Noel, S. (2020) An evalu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in Shanghai, China, using eye tracking.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56, 126903.
Lin, W.*, Xu, D., Guo, P., Wang, D., Li, L., & Gao, J.*(2019) Exploring variation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Hangzhou Bay Wetland, Eastern China. Ecosystem Services.37: 100944.
Xu D, Gao J*. (2019)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Land Cover Based on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17: 12623-12638.
Mi, K., Zhuang, R., Zhang, Z.*, Gao, J.*, & Pei, Q. (2019)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and its associated gas pollutants, a case in China.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45: 287-295.
Xu D, Gao J*.(2017) The night light development and public health in China.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35: 57-68.
Zhao M, Escobedo FJ*, Wang R,Zhou QL, Lin WP, Gao, J. (2013) Woody Vegetation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in Peri-urban Chongming Island, Chin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51: 999-1011.
Zhao M*, Kong Zh, Escobedo FJ, Gao J. (2010) Impacts of urban forests on offsetting carbon emissions from industrial energy use in Hangzhou,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91: 807-813.
张中浩,张永瑶,胡熠娜,高峻*.(2023) 基于“水-能源-粮食”纽带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时空分布研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生态学报,43(22):9430-9445.
张中浩,孙诗萌,高峻*.(2022) 长三角城市群水-能源-粮食系统压力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自然资源学报,37(06):1586-1597.
张中浩,孙诗萌,汪雪,肖锐,高峻*.(2022).特大城市医疗公共服务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市为例.地理科学,42(04):622-630
高峻,张中浩,李巍岳,孙凤云,胡熠娜,王亮绪,付晶,李新*,&程国栋*.(2021) 地球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数据与方法.中国科学院院刊,36(08):940-949.
李杰,付晶,郭鑫,张中浩,李巍岳,鲍燕妮,马施彤,王玉仓,&高峻*. (2021). 中国与周边国家边境保护地跨境合作潜力分析.自然资源学报,36(10):2710-2722.
付晶,高峻*,李杰,张中浩,李巍岳,鲍燕妮,&马施彤. (2021). 珠穆朗玛峰保护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空间分布及评价.生态学报,41(3):901-911.
高峻,李杰*,付晶,鲍燕妮,马施彤,李巍岳,&郭鑫. (2021). 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生态区类型与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学报,41(3):912-923.
张晨,郭鑫,翁苏桐,高峻,& 付晶*. (2019). 法国大区公园经验对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跨界治理体系构建的启示.生物多样性,27(1):97-103.
李杰,李巍岳*,付晶,高峻,杨蕾,& 何苇航. (2019). 基于近低空遥感技术的国家公园功能分区边界识别: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生物多样性,27(1):42-50.
宓科娜, 庄汝龙, 梁龙武, 段艳平, & 高峻*. (2018). 长三角pm2.5时空格局演变与特征——基于2013-2016年实时监测数据. 地理研究, 37(8), 1641-1654.
宋晓谕,高峻,李新等. (2018)遥感与网络数据支撑的城市可持续性评价:进展与前瞻. 地球科学进展. 33 (10): 1075-1083.
余付蓉,高峻,付晶*. (2018)基于腾讯街景的林地郁闭度提取方法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38 (05): 139-144.
裘亦书,高峻*. (2017)基于GIS技术的景观视觉吸收力评价研究-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 中国园林. 33 (09): 40-45.
王祥荣*,樊正球,谢玉静,李昆,曾刚,苏德,关庆伟,任引,高峻.(2016) 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生态学报.36 (22): 7114-7118.
邴振华, 高峻*. 九寨沟景观游憩价值评估及空间分异. 生态学报, 2016,36(14):4298-4306.
邴振华,高峻*. (2015) 景观服务: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新进展. 生态经济.31 (11): 27-31.
刘世栋, 高峻*. (2012)旅游开发对上海滨海湿地植被的影响. 生态学报. 32(10):2992-3000.
王瑞静,赵敏*,高峻.(2011) 城市森林主要植被类型碳储量研究-以崇明岛为例. 地理科学. 31 (04): 490-494
高峻, 裘亦书.(2009) 基于GIS技术的旅游景区度假村选址评价研究-以广东南昆山七仙湖为例. 人文地理, 2009(6):82-85.
付晶,郑中霖,高峻. (2006) GIS技术在旅游线路设计中的应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92-97.
高峻, 宋永昌, 张庆费.(2002)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城市植被制图及其特征分析. 植物生态学报. 1: 1-9.
高峻, 宋永昌.(2001) 上海西南城市干道两侧地带景观动态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12(4):605-609.
高峻, 宋永昌.(2001)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乡交错带景观演变研究-以上海西南地区为例. 生态学报. .23(4):805-813.
高峻, 方芳.(2000) 城市植物生态的遥感分析研究. 生态学杂志. 19(1):36-41.
高峻, 杨名静,陶康华.(2000) 上海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的分析研究.中国园林, 2000(01):53-56.
高峻, 郑群瑞, 杨斌生等.(1998)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77-82.
高峻,(1997) 上海自然植被的特征、分区与保护. 地理研究. 16(3):82-88.
高峻, 杨斌生. (1995) 闽北万木林植物区系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 4: 3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