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踏遍山河远,地理实习绘华章——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纪实(湖南段)

发布者:张红发布时间:2024-08-14浏览次数:10

近日,由全国大学生地理学野外联合实践教学高校联盟、教育部全国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虚拟教研室主办,湖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南宁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在湖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举行。在我院教师燕亚菲副教授的带领下,2021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洪一婧同学和孙辰辰同学前往参加此次野外实习。我校校长袁雯和我院院长卢松也受邀参与本次活动。

参加本次联合野外实习的我院师生

我校校长袁雯、我院院长卢松与师生合影


本次实习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城湖山江海、寻道湘黔桂”,实习时段为2024729日至812日,总行程约2500公里。729-82日联合野外实习开启湖南段,重点考察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山水洲城格局、历史文化特色与重要产业集群;洞庭湖区的复杂江湖关系与人地系统;张家界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与利用等。

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路线示意图


开幕式

729日,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开幕式大会在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召开。我校校长袁雯和我院院长卢松受邀出席本次实习活动的开幕式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开幕式

全体与会师生合影

我校原校长俞立中、校长袁雯、我院院长卢松与师生合影


岳麓书院

729日下午1:30,实习队伍在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周国华老师带领下来到岳麓书院。本次在岳麓书院的实习目的是了解湖南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全体师生前往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选址于长沙岳麓山东麓清风峡谷口,湘水之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求。作为贯彻“智者乐水”教学理念的书院,其在选址上强调了人与山水环境的适应关系。此外,书院选址还深受佛教禅林思想的影响,佛教中的禅定意指安静地沉思,与书院教学要求的静学不谋而合。

岳麓书院总平面图


岳麓山

告别了满载历史沉淀的岳麓书院,实习团队踏上了岳麓山的青翠之旅。实习队伍观察到爱晚亭东50米水塘北侧剖面,存在石英砂岩--粉砂岩组合等地质现象,结合清风涧内褶皱构造的特征,湖南师范大学易立文老师进一步为大家讲解岳麓山地质构造演化,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之道,深入探究岳麓山构造运动的发育过程。

易立文老师做有关岳麓书山的讲解

韩广老师介绍沿路植被


湘江西畔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主席诗中的橘子洲,是在湘江长沙段泥沙淤积而形成的江心洲。由于受洪水影响,实习队伍直接前往湘江西畔,立于阜埠河路口节点,枕麓山之脉,远观橘子洲头。在此,黄军林老师从自然山水联系的角度,向实习生们讲解长沙城市发展总体格局。韩龙飞老师围绕橘子洲的演化过程及其利用与保护,深入剖析橘子洲的地理成因,面临的洪水问题和防汛预案。之后,朱佩娟老师带领实习队伍沿河堤北行,沿途组织了关于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的讨论。

实习队伍在湘江西畔考察

天心阁—岳麓山的三角视野轴线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机械产业典型企业

730日上午,实习队伍来到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观了亚洲顶尖的智能化制造车间——三一重工十八号厂房及铁建重工第二产业园。参观过程中,专业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产业链布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典型企业的考察,引领大家思考长沙工程机械之都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三一重工车间掠影

实习队伍在三一重工十八号厂房参观合影

实习队伍在铁建重工集团第二产业园区参观合影

我院师生在铁建重工集团第二产业园区


屈原垸

730日下午2:00,在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毛德华老师和韩广老师的带领下实习队伍来到了屈原垸,着重了解了洞庭湖区堤垸的形成与发展。为保护耕地和居民区,防止长江洪水携带大量泥沙涌入洞庭湖,造成河湖洲滩发育,因此湖区人们在肥沃的河湖洲滩筑堤围垸。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洞庭湖堤垸所体现出的复杂人地关系、人水关系。

无人机航拍的屈原垸两侧上涨的湖水(垸外)和农田(垸内)


岳阳楼

730日下午4:30,实习队伍来到了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楼”的岳阳楼,重点考察岳阳楼的建设过程,了解岳阳楼的地理成因,明确岳阳楼体现的人文精神和湖湘文化马恩朴老师引导师生思考岳阳楼是如何逐渐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形成的原因及特征,讨论岳阳楼的历史地理溯源。站在岳阳楼之上,远眺洞庭湖,感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物外之情,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之志。


岳阳楼中的《岳阳楼记》

我院师生在岳阳楼前


实习交流会

730日晚,实习队在岳阳国贸大酒店举办野外实习交流会。会上,我校校长袁雯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她正是由于一次野外实习经历更加坚定了在地理学科继续深造的决心强调地理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内蕴了四项地理核心素养,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人应当始终秉持的价值观。除此之外,特邀专家俞立中教授、惠泱河教授、李小娟教授、贺灿飞教授、鹿化煜教授等专家也先后分享了地理专业学习的经验,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亲身经历,向学生们展示了地理学的广阔前景和无限魅力。

袁雯校长发表讲话


洞庭湖入长江口——城陵矶

731日上午,实习队伍来到洞庭湖入长江口。毛德华老师、韩广老师等为大家介绍了洞庭湖水系的构成、水文特征、调蓄作用,学生领悟洞庭湖与长江之间的江湖复杂关系,思考城陵矶港在湖南及长江水运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其对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作用。

我院师生在洞庭湖入长江口—城陵矶考察


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上午10:40,实习队伍来到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站副站长李峰细致深入讲解了洞庭湖研究站的建站历史、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科学研究成果及学生培养情况。接着,在李峰研究员的介绍与带领下,师生参观湿地生物科学馆和野外科学观测设施,对洞庭湖主要的生物资源、湖泊生境演变与生物保护等情况有了全面的认知。

袁雯校长和卢松院长率领我院师生在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考察参观

全体实习师生在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合影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

81日,实习队伍赴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进行考察上午抵达黄石寨(方山)进行考察,在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杨波老师和韩广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辨认张家界独特的植物类型。由于光、热、水和土壤、岩性组成等均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其生态环境在空间形成梯度,呈现出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带。

张家界独特的砂岩峰林地貌

张家界地质公园中的层理结构

杨波老师讲解张家界地貌的发育过程

我院师生在张家界地质公园考察


张家界地质公园中的气象观测场

我院实习学生拍摄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沿路植被


下午师生步行前往金鞭溪,实习队离开大氧吧广场后沿溪而下。在金鞭岩、双龟探溪、紫草潭、千里相会和跳鱼潭等处,杨波老师主要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沿路壮年期的峰丛峰林、老年期的孤峰残林,对于张家界地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金鞭溪

走出金鞭溪后,实习队伍一路下山抵达了水绕四门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实习队师生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综合展厅、古生物厅、动植物标本厅及历史人物介绍厅,对于张家界地貌的形成与演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野外实习学生汇报

82日上午开展了第一期野外实习学生汇报。学生基于野外实习所见所想,发现实际地理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尝试解决地理问题,形成汇报。

学生汇报幻灯片

湖南段的考察暂告一段落,接下来将开启贵州段的野外实习。下一期再见!


(供稿:洪一婧、孙辰辰;审核:燕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