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举办“星光引路育新思 生态防灾铸新魂” 人生导师沙龙

发布者:曹悦发布时间:2024-09-29浏览次数:26

为进一步优化我院科普课程质量,提升科普志愿者团队教学质量,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星光引路育新思 生态防灾铸新魂”人生导师沙龙活动于928日在徐汇校区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院楼308会议室举行。学院邀请了青浦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张敏老师,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科技部部长陈宇新老师、学院地理系主任柳云龙老师、副教授王初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红老师及科普课程团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辅导员徐润浇老师主持。

在本次课程建设研讨会上,四位嘉宾围绕学院打造的《“遨游星河”天文小课堂》《咫尺青绿·生态文明》《安全“童”行·防灾减灾》三大课程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并提出了诸多指导意见。

王初老师高度评价《“遨游星河”天文小课堂》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同时也指出针对教案设计要进一步规范教案用语,增强PPT的灵活性,以更小的切入点深入挖掘知识。张敏老师则建议依据课程标准细化教学目标,确保各阶段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陈宇新老师则倡导课程名称的优化与核心素养目标的明确,鼓励设计更多探究性活动,紧跟时代步伐。柳云龙老师鼓励《咫尺青绿·生态文明》课程团队打破学科界限,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陈宇新老师则建议增加本土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如上海“一江一河”治理案例,以增强课程的贴近性与吸引力。针对灾害教育的特殊性,张敏教研员强调《安全“童”行·防灾减灾》课程需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柳云龙老师建议融入上海特有的海洋灾害案例,如长江河口生态问题,以彰显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

本次人生导师沙龙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碰撞火花的平台,更为学院科普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通过深入研讨与广泛交流,科普课程团队成员们对实现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蓝图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为学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供稿:院学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