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地理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成功举行

发布者:Tristar发布时间:2018-11-09浏览次数:470


11月8日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党委书记王建宇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教授、国务院地理学科评议组组长、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教授、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永官研究员、上海市地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教授、上海市生态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王祥荣教授、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沈发研究员、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新研究员,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谢欢教授等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校党委书记滕建勇、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峥嵘,校党委常委、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研工部部长陈昌来,人事处处长马英娟,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徐丰,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高峻,以及学院教师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高峻院长主持。

会议首先由人事处处长马英娟宣读关于聘请程国栋院士担任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名誉院长的决定,并由校党委书记滕建勇给程国栋院士颁发聘书。程国栋院士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师范大学近期开展学科布局调整,成立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对于进一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和上海全球城市发展需求,做大做强环境与地理学科具有重要意义。程院士在讲话中提出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发展要“和而不同”,发展有特色,软科学硬做。环境科学是解决人类发展中的各种环境问题,地理学以圈层间相互作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学科共同点就是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正在推进的“未来地球”国际研究计划,就是要求各个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环境与地理学科理论和方法相互支撑、共同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

任南琪院士对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指出环境学科建设需要搭建特色的学科平台,推动一级学科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上,环境与地理科学的组合有助于山水林田湖草问题的综合解决。希望学校加大对环境与地理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积极争取国家和上海市的支持,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平台;王建宇院士介绍了当前上海市正在开展的空间信息领域发展情况,上海既有在航天技术、设施、卫星、载荷、器件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同时上海科研院所和高校聚集大量空间信息领域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可以构成对空间信息全产业链的完整技术支撑。希望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充分利用上海市空间信息领域大发展的契机,加快空间信息的应用分析人才培养,并积极争取成为上海高分数据使用的核心用户;史培军教授对新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指出学科建设的关键首先就是要通过任务带学科,项目育人才,形成学科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其次就是要求要以创新的思维,积极应对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加强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学科发展能力和水平。第三是要立足长三角,围绕城市生态环境和区域发展,超前布局学科体系,形成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学科的比较优势。各位专家在发言中都对环境与地理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希望学校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以学科发展来带动学校发展;希望学科发展要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需求,聚焦前沿,聚合力量,聚合特色,鼓励文理工交叉,通过环境与地理学科的关联性发展,更好地解决区域环境生态问题,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滕建勇书记介绍学校学科布局调整的背景,指出就是要通过调整,释放学校发展的潜力,深化学校改革,带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的成立不是简单的学科调整和组合,而是要立足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优势,解决国家生态发展和环境治理中的问题,要积极跟踪学科前沿,关注国家战略和国家需求,形成环境与地理的学科交叉,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环境和地理问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会发来贺信,代表全国地理学术界对环境与地理学院的成立表示最诚挚的祝贺。指出上海师范大学地理学发展历史悠久,在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广大教职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勇于奋斗,百折不饶,为我国地理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学地理教师。近年来,广大教师努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聚焦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和青藏高原等我国关键生态空间,积极开展生态安全、环境风险、全球城市、可持续评价、国家公园和生态旅游规划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希望学院能够地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目标,继续发扬勇于探索,敢于拼搏的精神,努力将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建设成为我国一流,特色鲜明的资源环境学院;为多出成果、多培养人才,推动地理学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