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13:00,我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论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上海实践》的第六讲“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奉贤校区2教101顺利开讲。学院副院长杜士强教授为同学们带来题为“从生态文明看综合防灾减灾”的专题课程。
本次专论课旨在培养同学们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念,理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的基本逻辑。首先,杜老师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基本国情视角出发,展示了自然灾害的巨大危害和中国应急管理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因人、财、物高度密集的特点,对于灾害损失具有放大效应的独特“烦恼”。
其次,杜老师深入解读了防灾减灾对治国理政的极端重要性。党和国家强调安全与发展同等重要,将防灾减灾救灾提升到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他详细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与防灾减灾的辩证关系,特别是我们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出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他提醒同学们,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和防治自然灾害上走弯路。
再次,杜老师解读了生态文明思想下综合防灾减灾转变和取得的巨大成绩。他指出,我们国家在“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注重从源头上治理自然灾害风险,已经通过退耕还林(草)、退田还湖、三北防护林建设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促进了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系统的和谐共生,从而降低了自然灾害风险。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更进一步推动了不同层级的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
最后,杜老师对地理环境学科的综合防灾减灾优势作了阐述。自然灾害风险涉及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防灾减灾需要综合视角,而地理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具有学科上天然的综合优势。在过去的综合防灾减灾中,地理与环境学者无论是在包括普查在内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还是在防灾减灾政策制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同学们在普查成果更新与应用、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防灾减灾教育等方面皆大有可为。杜老师还引导大家继续思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鼓励同学们持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钱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专论课让同学们进一步意识到防灾减灾工作与生态文明紧密结合,深刻理解“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下一步,学院将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上海实践》专论课,持续思考课程内涵式建设,将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融入课程建设中,进一步凸显系统思维、历史思维和战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