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13:00,我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论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上海实践》第八讲“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奉贤校区2教101顺利开讲。地球大数据科学系系主任李巍岳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智慧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课程,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次专论课旨在深入引导同学们理解城市建设中人民宜居安居的核心地位与重要意义。李巍岳教授从现实背景出发,深入阐释了智慧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近年来,亚洲和非洲城市迅速扩张,中国城市尤为突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病”,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对这些问题的治理迫在眉睫。李教授指出,遥感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效手段。
在课程讲解中,李教授详细解析了城市“智慧化”的内涵与外延。他通过航天、航空、地面等不同视角,运用大量遥感图像和数字化地图,生动展示了“天空地一体化”的智慧城市监测网络。特别是通过城市绿度识别、城市水环境监测、城市住区识别与评估等三个典型应用案例,深入解读了智慧城市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与应用价值,启发同学们深刻认识多学科融合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从空间观测等技术角度科学理解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
在互动环节,有的同学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了关于生态资源利用有效性的疑问,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发挥生态资源的价值;有的同学则从国内外相互借鉴的角度出发,思考规划大型生态绿地的可行性与实施路径。李教授对同学们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态度表示高度赞赏,并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问题,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他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在大数据时代积极投身于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的伟大事业中,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此次专论课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技术视野,更让同学们对“智慧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科学认知。下一步,学院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上海实践》专论课为核心,持续深入推进课程内涵式建设,进一步推动遥感、人工智能等前沿新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内在潜力,鼓励学生将科技力量转化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与持久热情,为培养具有高度生态文明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不懈努力。
(图片、供稿: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