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指尖触碰塑料瓶重生的水晶莲花,当骰子掷出绿色生活的奇妙轨迹,当竹签划出弧线精准落入分类桶的瞬间——这些充满生命力的绿色符号,最终汇聚成为一场关于未来的宣言。4月23日,我院隆重举办了“碳”索新生,源启未来——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第六届地球文化节。
本届地球文化节秉持“科技赋能生态、青年塑造未来”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命题。本次活动以创新多元的形式,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环地学子化身地球守护者,在趣味游戏、废旧物改造等实践中传递低碳环保理念,用智慧与创意为地球减负赋能。
科创成果展
当科技与绿色相遇,未来便有了温度。科技成果展上,从推动夜景灯光低碳节能到固定农田尾水碳磷流失,学子们用实践调研与实验数据编织出可持续发展的蓝图。那些在展板前驻足的身影,不仅是学院科研成果的见证者,更成为了绿色创新的接力者。
“废材美学”作品展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宝藏。塑料瓶变成美丽的水晶莲花,旧纸盒化身为生态饮水机,纸袋被编制成艺术作品……当废旧物品遇上天马行空的创意,腐朽真正化为了神奇。这是大学生用创意和浪漫为“废材”续写的第二人生!这场展览不仅将这些从垃圾桶旁“抢救”回来废旧材料变身为一件件兼具实用与美观的新物品,更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弘扬新时代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感。
“绿茵投手,环保先锋”
垃圾分类投壶游戏
抛物线的尽头不是壶口,而是生态环保的入口。“苹果核进厨余垃圾桶!”“陶瓷碎片属于其他垃圾!”投掷失误后的激烈讨论,往往比精准命中更有价值。参与者从最初依赖直觉到主动查阅分类手册,抛物线轨迹的背后,是垃圾分类意识从模糊到清晰的全过程。精准投掷的不仅只是垃圾,更是我们对生态环保的郑重承诺。
“绿色飞行,分类先锋”
垃圾分类飞行棋游戏
飞行棋的终点,是绿色生活的起点。巨型棋盘上,骰子点数与垃圾分类知识储备共同决定前进步伐。垃圾分类教育突破传统说教,环保知识在笑声中扎根。每位玩家都在飞行棋游戏过程中夯实垃圾分类规则,当骰子停转、棋子归位,这场游戏教会我们的是绿色环保的共识:垃圾分类从来不是负担,而是绿色生活的必修课。
“慧眼识好坏”
水质检测活动
试纸的色阶是水质健康的刻度。参与者使用滴管、试纸、检测试剂,自主完成水温、pH值、硝酸盐及余氯四项水质指标的检测。通过对比实验报告单与标准数据,直观了解水质健康状况。每位参与的同学都变身“水质侦探”,在这场趣味实验中学习水质保护知识,普及了水资源保护的意识与技术方法。
“碧水蓝天皆画卷,青山绿水即文章。”作为学院品牌活动,地球文化节始终肩负着传播生态文明、培育绿色先锋的使命。未来,环地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链条。让我们以青春之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环地人的绿色答卷,让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成为全民参与的生动实践!
(图片、供稿:院学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