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段玉山教授为我院学子作第二十六期本科大讲堂

发布者:曹悦发布时间:2025-05-08浏览次数:12

57上午,我院第26期本科大讲堂于奉贤校区2419开讲。此次本科大讲堂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小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段玉山教授,作题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考的讲座讲座由刘兰副教授主持地理学缪圣老师2023级辅导员夏美华老师170余名本研学生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段教授从跨学科学习的基本概念切入,深入阐释其重要性,并展示了中学地理教师跨学科倾向的分布情况。随后,段教授提出了跨学科学习的三大路径,即探究式学习法、问题解决学习法和基于项目学习法,同时特别强调,地理是一门以育人为核心的学科,并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实践力、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接着,段教授分享了一系列跨学科学习的具体案例,如“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的环境演变”“《隆中对》中的区域认知”等,为同学们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了借鉴参考。段教授指出,跨学科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达成这一目标,可通过多学科教师协同设计跨学科项目来推进,同时,借助人工智能,能够帮助地理教师更高效地优化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案,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我院学子分别围绕“跨学科研学旅行”“跨学科学习成效的评价标准”等问题,踊跃地向段玉山教授请教。教授以其深厚的学科素养与渊博的学科知识,由浅入深、十分详尽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此次段玉山教授的讲座立足人工智能时代背景,聚焦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系统阐释了跨学科融合对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深化学生对学科融合理念的理解,为今后打破学科壁垒、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提供了新思路。今后,学院将持续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地理学科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助力师范生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主讲人简介:

段玉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小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地理专委会副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顾问兼司库、中国委员会主席,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地理教学》杂志主编;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160余篇,主编上海版初高中地理教材。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奖等,并先后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等。


(供稿: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