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关于举办2025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双碳” 创新与创意大赛的通知

发布者:曹悦发布时间:2025-06-25浏览次数:10

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大赛致力于增强研究生对“双碳”战略理念的认识,提升研究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调动研究生参与双碳建设的积极性,提高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与社会之间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促进科研项目及团队的成果转化,助力实现“3060双碳”目标

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由沈阳化工大学承办,全国决赛将于11月举办为做好上海师范大学校内初赛工作,现启动2025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创新创业学院

承办单位: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二、参赛对象

我校在读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已获得研究生攻读资格的大四本科生(需提供研究生录取证明)。

、参赛方式

1.每支参赛队伍由3-6名学生组成,专业不限。支持跨专业、跨学院自由组队参赛。

2.参赛队伍中若有本科生参加,须由研究生担任队长,且本科生比例不高于50%

3.在专家命题赛道中,每一名学生仅可报名参加1支队伍,以队长所在培养单位作为队伍的参赛单位。

4.在企业命题赛道中不设报名限制,学生可根据兴趣和需求自由组队参赛以队长所在培养单位作为队伍的参赛单位。

5.每支队伍可配备1-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参赛队伍所属培养单位的正式教师,每位指导教师可指导参赛队伍不超过3支。

四、大赛主题及参赛要求

1.大赛主题:智慧双碳,创享未来

2.项目要求:参赛项目须围绕“智慧双碳,创享未来”主题,紧扣新能源、储能、低碳、节能减排、碳补集、碳市场等领域,以环境与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工程热化学技术、未来人居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等前沿技术与设计打造具有社会意义和产业价值的作品,挖掘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技术与产业相结合的创新项目。参赛项目根据选题可选择专家命题赛道或企业赛道(另行发布)参赛。

3.专家命题赛道

1)赛道一:双碳+环境与绿色科技

2)赛道二:双碳+新材料与新能源

3)赛道三:双碳+电子、信息与大数据

4)赛道四:双碳+设计与制造

5)赛道五:双碳+低碳生活与生命健康

6)赛道六:双碳+政策、机制与体系创新

7)赛道七:双碳+农业生产与环境

8)赛道八:双碳+工程热化学

具体赛道命题内容详见附件1《参赛指南》。

4.企业赛道

本届大赛将持续与相关企业对接,另行发布企业命题,请感兴趣的参赛选手随时关注大赛官网。

竞赛更多具体要求详见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官网:

https://cpipc.acge.org.cn/cw/hp/2c90800c8093eef401809d348f8b0653

五、报名及作品提交

1.报名方式

2025711日前,将报名表(附件2的电子版发送至shuangtanshnu@163.com(邮件名称:双碳大赛报名表+队长姓名+联系电话+参赛学院)

报名后请各队队长加入QQ群:1051357033(进群后请及时修改群昵称,格式为“姓名-学院-年级-联系方式”)

2.作品提交

2025811日前,将创新计划书(附件3)及其他相关附件材料(如成果证明、演示视频等)电子版提交至shuangtanshnu@163.com(邮件名称:双碳大赛计划书+队长姓名+联系电话+参赛学院)。

参赛作品包含但不限于方案、作品等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参赛者禁止在指定考核技术能力的范围外,利用规则漏洞或技术漏洞等不良途径提高成绩禁止在比赛中抄袭他人成果,一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

六、赛程安排及奖项设置

1.赛程安排

我校将组织评审专家对全部提交成功的作品,从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评审,最终按照综合排名评选出优胜作品晋级决赛。

决赛采用答辩的形式(根据情况具体安排),决赛过程中每个参赛队伍可在现场进行系统演示、成品展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PPT讲解方案、接受专家提问并答辩等。专家从作品独创性、应用前景和演示效果等角度对参赛作品打分,最终根据参赛作品综合得分确定获奖名次。

2.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评选优秀指导教师。

的单位及个人颁发相应荣誉证书。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全国大赛。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赵老师、康老师

联系电话:021-64322097021-64322850

请相关专业的同学积极报名,并加入QQ群:1051357033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创新创业学院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2025623

附件

附件1:参赛指南.docx

附件2:大赛报名表.docx

附件3:创新计划书模板.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