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3门课程获得2025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

发布者:郭鑫发布时间:2025-08-14浏览次数:10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5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2530号)。我院共有3门课程获得2025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AI+课程2门、实验实训实践课程1门),立项数量再创新高!

刘兰老师团队的《地理活动设计与实践》是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方向课程。该课程与中学地理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师范生将已掌握的地理专业本体性知识与地理教育教学知识,深度融合并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中的活动设计环节。课程的理论模块围绕活动设计的底层逻辑展开:系统梳理全国地理课程标准及各版本教材中常见的活动类型,夯实活动设计的教学理论基础,同时引入国际视野,分析国外地理教学活动设计的特色与借鉴价值。实践模块则强调做中学:通过动手制作地理模型、开展地理实验、进行野外观测,以及完整参与中小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学生在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中深化认知。课程还特别融入 AI 技术应用,引导学习者探索利用智能工具开发创新活动的路径,最终实现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并应用各类地理教学活动,提升教学实践效果。每年都有数十名师范生参与到上海师范大学多所附属学校课后服务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像《泥塑山河》《跟着项目来学习》《行走的课堂》等,这些课程获得中小学师生的好评,其中《泥塑山河》作为上海师大服务基础教育课后服务体系的一部分还曾被20231220日《中国教育报》报道。

孟梁老师团队的《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是环境工程专业方向课,属于方法技能型课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熟悉土壤污染的监测和风险评价方法、控制措施及修复技术,培养学生诊断土壤污染物环境行为与过程的能力,形成开展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工作的专业水平。该课程聚焦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领域的专业垂直性,利用 AI+智慧教学系统实现土壤污染治理解决方案推荐和学习过程评估,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对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实践探索,培养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保应用型人才。

马群老师团队的《城市生态学》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依托线上线下联动教学平台,整合多学科交叉知识,充分利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与校企合作资源,旨在培养具备城市生态系统分析、生态问题监测诊断、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使其能够运用城市生态学思维应对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挑战,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该课程重点提升学生实验、实训和实践创新能力,构建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 + 国家级实践平台 +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城市生态学的浓厚兴趣与探索精神,强化学生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积极践行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打造宜居城市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紧抓教育数字化转型机遇,学院以AI赋能为核心引擎,重构课程内容与实习实践。本次重点课程的获批,标志着学院在深化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重要突破,不仅是对课程体系智能化升级的充分肯定,更为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前沿科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