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规划与求职的赛道上,清晰的方向与科学的方法是突围的关键。8月3日下午4:00,我院第四期“暑期实习实践成长营”活动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期成长营由我院辅导员徐润浇老师和康霓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精彩分享,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红老师及全体辅导员老师共同出席,暑期实习训练营的参训学员通过云端参与了这场干货满满的职业赋能课。两位老师带来实用干货,从行业分析、赛事备赛到简历打磨,助力提升竞争力,清晰规划职业方向。
一.简历打磨:从 “敲门砖” 到 “动态名片”
“简历是求职的第一块敲门砖,必须做到精准发力、一击即中!”徐润浇老师强调,优质简历需满足信息完整、意向明确、人岗匹配三大标准,撰写过程中要善用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用具体数据量化实践成果。针对同学们常犯的表述模糊问题,徐老师给出实操建议:将“精通办公软件”细化为“熟练运用Excel函数完成数据透视表制作及可视化分析”,用“组织”“统筹”“优化”等积极动词强化行动力表达。格式上需严格控制在一页内,通过排版突出核心优势,同时务必反复核对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规避低级错误。“AI工具可辅助优化表述、挖掘经历亮点,但真实性是不可触碰的底线。”徐老师特别提醒,简历并非一成不变的“一次性产物”,而应是“逐年积累的动态名片”。她建议同学们从大一开始系统沉淀竞赛、实习、项目等经历素材,求职时根据岗位需求灵活组合,让简历始终与目标岗位高度适配。
二.赛事与行业:从 “备赛力” 到 “职场力”
康霓老师指出,行业分析报告的撰写,需以精准切口为起点。建议聚焦有数据支撑、与专业或兴趣深度关联的细分领域,如地信专业聚焦“AI+卫星遥感”、师范生深耕教育赛道,规避宽泛或冷门方向,让分析更具价值。报告构建遵循“现状-趋势-痛点-机会”的逻辑,串联行业概况与发展走向,尤为关键的是,需关联大学生职业切入点,使分析落地就业。数据运用以国家统计局、行业白皮书等为依托,让报告兼具深度与就业适配性。针对全国大学生职规赛,康霓老师拆解双赛道适配路径:成长赛道面向大一至大三学生,需以真实经历和专业成长为核心,摒弃对职业测评工具的依赖,契合赛事对职业认知、自我定位与成长路径的考察;就业赛道针对大三及以上本/硕学生,筹备简历和实习证明时要聚焦目标岗位拆解“能力-需求”匹配点,将教资考取、机构实习、校招试讲等以时间轴串联成清晰“入职路径”,让职业规划可视可落地。本次成长营通过两位老师的实操指导,为同学们打通了从赛事备赛到求职实战的能力转化通道。暑假是蓄力的黄金期,希望同学们将所学方法转化为行动,把知识沉淀为竞争力,在职业赛道上筑牢根基、抢占先机,以更从容的姿态开启职业发展新篇章。
(供稿:院学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