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环地学院王初副教授在第二教学楼221室,围绕“师者如灯,薪火相传——贺宝根事迹分享暨师德师风教育会”这一主题,为师生讲述贺宝根烈士的生平事迹并弘扬了宝根师德师风。
初识——巍巍师魂,泽被后学
讲座开始前,我院宝根师德师风研习社的成员通过饱含情感的朗诵向同学们介绍了贺宝根烈士的事迹。
讲座伊始,王初副教授为大家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贺宝根烈士在崇明东滩湿地救援受困学生英勇牺牲的事迹,同学们深深体会到贺宝根烈士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领悟——宝根风范,师者楷模
讲座过程中,通过从对贺宝根烈士个人的介绍、学生与他的交流和王初副教授作为其第一个研究生的三个不同视角,更加全面的了解到贺宝根教授作为一名老师所拥有的师德师风。
据王初副教授回忆,贺宝根烈士工作时认真负责、孜孜不倦,每天都办公至深夜,直到回复完所有学生的消息为止,空闲时还常常上BBS与学生探讨各种科研问题。
作为一名教授,他和同学们关系十分融洽,下课后经常有同学前往办公室询问有关生活上的问题,而贺宝根教授总能够从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考量,学生们会亲切的称呼他为“宝宝老师”。
在王初副教授自己的回忆中他一直记得贺宝根教授在地理科研时说过的话,“我们就是要做别人都不做的事情”,他身先士卒搬着重十几公斤的铅鱼流速仪不停往返在湿地公园到驻扎地之间长长的大堤上,即使同行者疲惫不堪,他依然咬牙坚持。
憧憬——慧烛长明,师风永煦
讲座尾声,王初副教授秉持着传承贺宝根烈士精神的理念,与同学们进行现场对话,探讨未来的人生规划。从学业和职业两大方面,细分考研、留学、创业、从事教育事业与否,到眼前新生们第一年大学生活对未来的可能性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让同学们受益良多的同时感受贺宝根烈士对学生的关心。
讲座结束,王初副教授希望同学们在享受大学生活的同时能够重视自己的学业,提前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尾声
师者如灯,薪火相传,教育会在每个同学心中种下了一颗宝根师德师风的种子。我们的每一步都在为未来铺路,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每一场讨论,珍惜和同学、老师交流的机会,让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图片、供稿:院学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