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9点半,我院于徐汇校区环地楼302会议室顺利举办题为“重新理解多年冻土分布、演变与影响”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骨干冉有华研究员担任主讲人,城市发展研究院牛富俊研究员主持会议,城市科学与区域规划系曹月娥教授、房学宁副教授、邵琳副教授与众多学子与会。
冉有华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全球冻土环境变化背景及其严峻形势,随后系统阐述了其科研团队在青藏高原及北半球多年冻土的时空分布特征、动态变化趋势以及生物物理分带规律等多年冻土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报告指出了1981-2022年间北半球存在多年冻土变暖总体加速、局部减速的特征,并展示了基于多源遥感与模型模拟的相关综合制图成果。最后,冉有华研究员团队还对青藏高原区域冻土退化可能引发的社会经济损失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定量评估,为深入理解冰冻圈变化的区域环境效应及其风险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冻土在各自研究区的分布及未来研究重点等议题踊跃提问,冉有华研究员逐一作出了专业而详实的解答。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互动交流热烈。
冉有华研究员与牛富俊研究员在讲座接近尾声时倡导地理从业者应积极发现自然之美,鼓励2025级新生踊跃参与青藏高原区域地理专业建设、勇于投身于我国冻土事业发展。此次讲座有效促进了校际学术交流,拓宽了师生科研视野,对激发青年学子对冰冻圈科学及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主讲人简介:
冉有华,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骨干,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5年)。任《Science Bulletin》《遥感技术与应用》《冰川冻土》等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数字极地专委会,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冻土地理方面的研究。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在ESSD、Earth science review、Cryosphere等领域TOP期刊,并以主要合作作者在Nature geoscience等综合TOP期刊发表论文116篇,总被引6500+次。获2025年国际科学理事会WDS数据管理奖(WDS Data Stewardship Award)。
(图片、供稿: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