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2025第十三届高校GIS论坛“名师进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分会场学术报告会在徐汇校区会议中心一号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特邀云南师范大学杨昆教授、南京大学程亮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书亮教授做专题报告,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卢松致欢迎辞,地球大数据科学系於家教授主持,学院党政领导、专业教师及本研学生代表150余人参与。

程亮教授以“南海岛礁水下地形卫星遥感测图与综合应用”为题,系统介绍了团队在多星协同水下三维地形反演方面的原创突破。通过融合多源卫星数据,团队构建了南沙全海域高精度水下地形模型,成果已广泛应用于航行保障、岛礁建设、海上搜救等国家重大任务,为南海战略实施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张书亮教授在“三元空间视角下城市洪涝地理综合建模研究进展与思考”报告中,提出以“物理过程-社会经济系统-事件社会感知”为主线的城市洪涝三元空间综合建模范式。团队研发的“雷达-地表”降雨反演与下推技术,实现了高精度洪涝模拟与灾情耦合分析,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工具。

杨昆教授围绕“数字经济背景下的GIS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指出GIS作为连接IT与地学研究的桥梁,正推动“自然-人文-信息”多要素融合。面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挑战,他提出“数字化基础研发型、跨学科交叉融合型、创新创业型”三类培养路径,强调应通过产教融合与场景化教学,赋能数字城市、智慧政府等战略领域。

本次“名师进高校”活动以“海洋遥感-城市建模-学科发展”为主线,贯通前沿技术与国家需求,展示了GIS在重大战略与民生服务中的硬核价值,有效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对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青年教师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思想动员,深刻启示我们,地理信息科学已成为服务国家战略、赋能社会治理的关键力量。

面向新征程,上海师范大学将持续深化科教融合与产教协同,致力于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为我国地理信息事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师大力量。
(供稿、图片:院办)


